游客
题文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官僚的选拔和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两大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在制度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朝代是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统治者的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B.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C.东方六国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主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C.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