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细胞结构图、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甲是念珠藻细胞,其细胞器只有[ ] 。若图甲为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 (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 。若图甲是骨骼肌细胞,首次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其骨骼肌会感到酸痛,因为骨骼肌细胞的[ ] 中产生了 导致的。
(2)图甲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该结构与 有关。
(3)若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乙图细胞,该细胞中含3H的物质出现的部位依次为 (填图中标号)。
(4)分泌蛋白分泌前后某些生物膜面积会发生变化,丙图中d、e、f分别代表 的面积变化,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 。
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
B.原核细胞 |
C.动物细胞 |
D.植物细胞 |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
B.青蛙的表皮细![]() |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B.利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噬菌体,即可获得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
C.多细胞的动物和植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
D.离开细胞,酶将失去正常功能 |
有两组同学分别利用酵母菌做了如下实验,请就他们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果,回答相应问题:
I.第一组同学是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注:a. 本实验所用的酵母液是由5%的葡萄糖溶液+10克酵母干粉,搅拌而成。
b.BTB试剂在不同pH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当pH<7时为黄色,pH>7时为蓝色。
(1)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本实验恰当的试材,因为▲。
(2)观察1、2试管的颜色变化,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本实验中选用BTB试剂检测的代谢产物是
▲,此外甲、乙试管中还分别有▲物质生成。
(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浆加入发酵瓶的装量不要超过2/3,此操作是依据上述实验▲。
II.第二组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
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1)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
(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2)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 |
②▲ |
只进行需氧呼吸 |
2 |
③▲ |
④▲ |
只进行厌氧呼吸 |
3 |
⑤▲ |
⑥▲ |
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
(每空2分,共10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将8株长势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透明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K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5、7组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其中的自变量是▲,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2)第2、4、6、8组构成了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是为了研究▲。
(3)若在第5组实验中突然停止光照,则叶绿体内的RuBP的含量变化为▲。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不同实验条件(表中所示实验条件)下天竺葵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图(请在横坐
标上注明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