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强化了封建君主制 | B.以武力和法典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 |
C.遏止了俄国向西的扩张 | D.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
下列哪一举措使美国宪法长期保持活力,使之成为“活的宪法”()
A.参加制宪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 B.宪法吸取了人类历史优秀成果 |
C.麦迪逊具有丰富的学识 | D.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最大贡献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使中国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人人心 | D.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
C.清政府的阻挠 | D.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
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 |
C.《人权宣言》——法国三级会议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