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
|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
|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
|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
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 A.兴旺发达的诉求 | B.放眼世界的胸怀 |
| C.诚实守信的理念 | D.和气生财的寓意 |
现存的青岛琅琊台刻石上刻有记述秦朝皇帝功绩的文字,它是我们了解秦史的
| A.间接证据 | B.旁证材料 | C.原始史料 | D.转手资料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
|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 A.14世纪 | B.15世纪 |
| C.16世纪 | D.17世纪 |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
|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天文 、地理学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