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史学界认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据此解读,下列条款中外国取得“超国民待遇”典型的表现是( )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B.在沿海沿江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这是谁的观点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之间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后者是在前者失败后兴起的 | B.后者对前者既有否定又有继承 |
C.前者为后者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 D.两者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 |
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
A.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 B.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洋务运动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C.倡导西学 |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焦点在于
A.是否维护清朝统治 | B.是否学习西方技术 |
C.是否镇压农民起义 | D.是否反对外来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