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 B.由内向外辐射
C.多向交汇型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30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③汉代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C.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下图)。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 ()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的标志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