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
A.秋收起义 | B.农民运动 | C.工人起义 | D.农村根据地 |
“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对这些主题的概括,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 B.现代化 |
C.全球化 | D.殖民化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
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
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
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资的优化配置 |
2014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但各大体育盛宴中总是不乏中国元素的参与。大到球场建设的器械,小到球迷手中的吉祥物、吹的口哨。这一现象表明
A.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
D.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更多发展机遇 |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
A.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 |
B.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C.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
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
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 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
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 D.经济全球化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