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某学校高一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① 太平天国运动② 国民大革命运动③ 中共的诞生④ 维新变法⑤ 五四运动⑥ 辛亥革命。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
正确的事件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据史料记载,太平军入城刚一个月,敌人威胁尚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图1:洪秀全故居图2:南京天王府的石舫
A始终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 B一直保持农民革命本色
C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 D不重视政权内部的团结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 实现国共合作② 领导秋收起义③ 提出“新三民主义”④ 颁布《临时约法》
A ①③B ①②C ①④D ③④
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之说不啻梦呓”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 虎门销烟② 签订《南京条约》③ 签订《马关条约》④ 香港回归
A ①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