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民主”出现频率最高时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
B.重庆谈判确立了实现和平建国的方针 |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
D.全面内战爆发后,和平民主呼声高涨 |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只及欧洲大陆上的一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鸦片战争后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御 |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
100多年来中国崛起的三次尝试:①19世纪中后期的同光中兴(同光指同治光绪年间);②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工业化建设。同光中兴时期中国崛起的“尝试”主要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汽船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840 1870 1900 1920 |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2214.88.47.1
|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 B.通讯工具不同 | C.主要动力不同 | D.交通工具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