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
| A. | 日败俄胜 | B. | 日俄俱败 | C. | 日胜俄败 | D. | 日俄休战 |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
|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 D.注重精神文明 |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 C.改变了经营方式 |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