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 A.原始岩画 | B.汉代帛画 |
| C.中国文人画 | D.民间绘画 |
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 C.棉纺织品 | D.火药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意 | D.勤劳致富 |
1912年,孙中山曾咨文参议院,以宋教仁所拟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作为立法依据,被参议院拒绝。理由是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参议院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 A.康德 | B.伏尔泰 |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
| C.朱熹的“道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