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B.水在4℃时密度最大
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有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密度与温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 ,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4。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2。若小华的自重为G,则(

A.

f 1=f 2>G

B.

f 1=f 2<G

C.

f 1=f 2=G

D.

f 1>G>f 2

跳绳也可以"发电"。用一根带有绝缘皮的长铜导线做跳绳,将它的两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灵敏电流计相连,据动跳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摆动。则(

A.

向任意方向摇绳均可产生电流

B.

电流方向与绳子运动方向无关

C.

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跳绳发电属于电流的磁效应

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此过程中(

A.

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

吸管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C.

正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

负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如图3,《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制稻、脱粒等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B.

木桶底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C.

用力击稻是为了利用惯性脱粒

D.

撑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蒸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