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的变化趋势、引起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A.降低、 2、 2 3
B.降低、乳酸、 3
C.升高、 2、 2 3
D.升高、乳酸、 3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 | 饮清水后约1 ,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
B. | 饮清水后0.5 ,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
C. | 在3 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
D. | 3 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
B.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
C. |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
D. | 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
B. |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
C. |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
D. |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 | ①③④ | B. | ①④⑤ | C. | ②③⑤ | D. | 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