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l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的基因型分别为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        。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        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2)决定②的密码子是,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称为
(3)在物质④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
(4)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纯合高茎紫花豌豆(DDRR)和矮茎白花豌豆(ddrr)为亲本杂交,F1自交获得F2。已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基因D和R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2)F2的矮茎紫花豌豆中杂合子的几率是
(3)为进一步探究F2中的高茎紫花豌豆的基因型,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组: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乙组:采用自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丙组:采用测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①你认为以上三组鉴定方法中,组的方法最简便。
②在乙组中,若某株豌豆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DDRr。
③在丙组中,若某株豌豆的测交后代有高茎紫花和矮茎紫花,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期图中。
(4)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5)在图(一)和图(二)处分别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
(2)从理论引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大、小),原因是;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大、小),原因是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结构是用观察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填标号);图4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2)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同点是;图2结构分解的化合物是(葡萄糖或丙酮酸);图3结构II中进行的反应阶段是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含有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
(4)若用含有3H-尿苷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则图中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填标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