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情系家乡 建设小康】
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 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形 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今年2月4日在滨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崔洪刚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负重奋进,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新困难、新问题的能力水平不高;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生态环境压力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政府依法行政仍有不足,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等。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我市加快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步伐,出谋划策。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些什么?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云南省投资三亿多元对省内著名高原、湖泊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清理,基本清除了污染。但是我国沙漠化的年扩展速度由十年前的246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436平方公里。
(1)上述材料反应出我国的环境存在什么问题?
(2)针对这种生态环境现状,我国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这一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3)在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哪“两型社会”?
(4)请你为路边的公益广告牌设计一句宣传环保的广告用语。
开闭幕式上,中国的民族经典音乐如《染祝》、《春节序曲》、《茉莉花》等贯穿演出的整个过程,皮影、龙、农民画、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焰火显现在高空。走进中国国家馆,你能看到五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1)上述材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稻亩产首破1000公斤。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今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该课题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
(1)中国科技取得上述成就,主要是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2)中国应该如何去实施这一战略?
(3)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培养自已的创新能力?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上海世博会,十分重视减排降耗,关注低碳,如始终坚持“一次性投入,可循环利用”的原则,实现园区交通“零排放”等。
(1)“低碳世博”理念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2)为践行“低碳世博”理念,追求健康时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材料一: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
材料二: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然而,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各个现代化城市里,还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各类棚户区。在这里,不仅居住人口密集,而且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治安和安全隐患大,“脏”“乱”“差”是棚户区环境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联系材料一我们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3)材料二中各类棚户区问题折射了我国怎样的社会主要矛盾?
(4)为解决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国家确立的总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