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走进微信空间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有调查显示,中学生是微信人群的主力军之一。下面是小明微信朋友圈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情 景 |
正确做法 |
理 由 |
同学小刚给小明发微信:不小心让妈妈加入了朋友圈,她就像“卧底”一样,整天监督我的微信状态,唠唠叨叨批评教育,烦死了!我想将妈妈在朋友圈中拉黑。 |
主动与父母交朋友,与父母成为“互粉”,共同分享苦与乐。 |
⑴ |
同学李芳发微信说,看了央视“3·15”晚会才知道,自己买来的涂改液气味难闻,原因是其中有毒成分含量严重超标。 |
⑵ |
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小明发现微信中有一个名为“揭秘真相”的公众账号,关注后看到里面的内容捏造事实,歪曲视听。 |
取消关注,删除该公众账号;并向有关部门举报这一公众账号。 |
⑶ |
小明收到同学小伟的微信:济宁市获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出彩!但有人偷偷向大运河投放垃圾,厌恶! |
⑷ |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依法保护环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
材料一:“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网络游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宅童”。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有78.5%的不适合未成年人,58%的网络游戏设有陷井。也有一些“宅童”出于好奇,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行动,进行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效果显著。
(1)请你从材料一中找出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雷区”。
(2)请你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帮助“宅童”不再“宅”。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开展打击网络低俗信息有何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一位世界银行家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所以有同学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同学的话进行评析。
动物王国正在森林中召开一场趣味运动会,兔子和乌龟仍然是一对赛跑的老对手。裁判员狮子宣布了比赛的规则:赛道上有深0.6米、坡度接近90度的山沟和宽12米的小河,在规定的时间内,越过障碍到达终点者为最终获胜者。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
请展开想象续写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并说明这种结局的理由。
材料一:2014年 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天天新报》消息:原本应当充满宁静书香的校园成了暴力行为频繁上演的“舞台”。最近一段校园暴力视频在网上传播。在一个“七名女学生排队叫号轮番掌掴脚踹一名女生”的帖子中,打人者的行为透着一股特别的兴奋劲儿,被殴打的同龄人则发出阵阵哀号。而这种以众欺寡、恃强凌弱的行为,竟发生在八名中学生之间。姑且不谈这场暴力事件的双方孰是孰非,但看七名中学生施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疯狂”,就足以让人心寒。
(l)请完成材料一横线处内容填写。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哪些危害?(两方面即可,4分)
(3)校园安全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请你就此提几点建议。(至少两点,4分)
苏文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生,她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非常高。她不能容忍他人的一点点缺点,和别人的矛盾、摩擦她都一一记在心里,一生气就拿出来说。渐渐地,她发现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接近她,就连几个最要好的朋友也渐渐疏远了。她觉得非常孤独。
(1)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的苏文?并说明你的理由。
(2)苏文怎样才能摆脱孤独,获得同学的友谊呢?(三方面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