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A.遗嘱法 | B.财产等级制度 |
C.解负令 | D.建立“四百人会议” |
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下列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 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A.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 B.都建立起了民主的政治制度 |
C.都对本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
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如下):据此我们不能推断()
A.该人是俄国沙皇 |
B.君主立宪制确立 |
C.1861年改革后,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
D.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