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下列主张或成就与他相关的是( )
①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
②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④其思想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以下表述不符合墨子所主张的新社会秩序的是()
A.“尚贤”,唯贤是举 |
B.“尚同”,道德自觉基础上实现礼乐教化 |
C.建立下级服从上级的极权社会 |
D.“尚力”,肯定劳动最光荣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
A.主张分权制衡 | 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 |
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 | 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 |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
直隶 |
14 132 |
82 527 |
43 537 |
山东 |
42 104 |
64 1126 |
74 1583 |
陕西 (关中) |
16 143 |
21 238 |
28 264 |
江西 |
45 459 |
51 545 |
43 976 |
福建 含台湾) |
19 131 |
15 205 |
39 511 |
广东 |
— — |
72 1270 |
71 1959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绩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 D.棉布逐渐取代麻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