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

A.三司使 B.通判 C.枢密使 D.转运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 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 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

“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成俗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梨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