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敬告青年》 |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存百姓”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温家宝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B.气者,理之依也 |
| C.工、商皆民生之本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
|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利用儒家思想教育和培养封建官僚。下列不可能是其教育内容的是
| A.《诗》 | B.《书》 | C.《春秋》 | D.《四书章句集注》 |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 ,哪个是不正确的
|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
|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
|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
|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推崇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