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Na2O2 |
| 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 |
|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3Fe+4H2O= Fe3O4+4H2↑ |
| D.二氧化氮溶于水有硝酸生成:3NO2+H2O=2HNO3+NO |
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有关准晶体的组成与结构的规律仍在研究之中。人们发现组成为铝-铜-铁-铬的准晶体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正被开发为炒菜锅的镀层;Al65Cu23Fe12十分耐磨,被开发为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有金属元素 |
|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非极性键 |
| C.合金是纯净物 |
| D.准晶体可开发成为新型材料 |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 B.2∶1 | C.1∶2 | D.2∶3 |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 mol·L-1H2SO4溶液 | B.18 mol·L-1H2SO4溶液 |
| C.6 mol·L-1KOH溶液 | D.3 mol·L-1HNO3溶液 |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
|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 C.将Mg(OH)2浊液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搅拌,静置,洗涤并收集沉淀 |
|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
| A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 B |
向CaSO3中加入硝酸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CaSO3与硝酸反应生成SO2 |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碳酸钠溶液发生了水解 |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