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
(2)中外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什么条约?哪个国家侵占中国领土最多?赔款最多的是什么条约?
(3)帝国主义发动的哪几次侵略战争侵占了北京?
(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反抗,请列举取得重大胜利并巩固西北边防的事例。
(5)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面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状况,为了巩固清朝统治,“办了一辈子事”,请你列举他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6)洋务运动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座钢铁厂在哪里?
(7)“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的洋务运动有积极作用吗?如果有,请简要说明
(8)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苦难灾祸的根源是什么?
下列照片均摄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成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1)读图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读图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终点”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历史不容忘却”。图C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的合理要求,遭到和会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 下图A是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
下图B是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2)根据图A中的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图A、图B,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
材料三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4)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是哪一革命的开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举一例“中国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活动。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见下图
(3)下图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概括其含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一一《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1)依据材料一图中英文字母A、B、C、D所处位置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材料一图中,欧洲上古时期的文明是由哪些文明构成的?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二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
(2)根据材料二,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你觉得我们应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