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十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
| A.揭露社会的黑暗 | B.歌颂反抗精神 |
| C.促进商业的发展 | D.推崇人文主义 |
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 “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泰勒斯 | B.苏格拉底 |
| C.普罗塔哥拉 | D.亚里士多德 |
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
| 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
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
|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D.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大会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 报告中“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