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工农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
|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
|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
|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A.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
|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 C.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
|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 B.“民族工业的春天” |
| C.“实业救国的浪潮” | D.“近代工业的起步” |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 英国 |
约1800 |
48% |
52% |
| 法国 |
约3600 |
75% |
25% |
| 中国 |
约43200 |
89% |
11% |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②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
④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地区差异性 | B.外源性 |
| 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 | 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