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阅读《范式守信》,回答问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 ,与汝南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元伯曰:               其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谓其人曰(谓:)⑵今日病矣(病: )
⑶予助苗长矣(予:)⑷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
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⑵苗则槁矣。
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得越多越好)。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
21、“……”处省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两句:(2分+2分)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____________”,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_____________”一句统领全篇。下文接着以“_____________”写室外环境之雅,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________之雅,用“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的_______之雅。
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普少吏事()(2)为相()
(3)家人箧视之()(4)用其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相而能以天下事己任
B.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拾之以归
C.遂名楼太祖常劝读书
D.家人发箧视主人处处款

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

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会宾客大宴会: 适逢,正赶上 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
C.群响毕绝毕:消失 D.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至少写出一种特色。(3分)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衅:战祸。 ②尼:劝阻。 ③趣:催促。 ④相勖:勉励他们。 ⑤置:停。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②钱方假归省亲
③既至吴淞④及东炮台陷
选择下面与“其戚友尼之”中的“之”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A.弥留之际 B.事列《神仙》之传
C.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D.主人处处款之

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B.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廉节而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