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3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下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
B.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C.诗人托物言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
D.全诗表现了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悠闲旷达的心境。

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 行
(唐)项斯①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②气从茅舍出, 缲丝③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项斯:浙江仙居县人,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项斯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擅长写山村野景。②蒸茗:炒茶。 ③缲丝:煮蚕抽丝。
尾联中的“不惜”一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态?
颔联“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这两句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首联描绘的画面。
结合全诗,说说“无限悲”的丰富内涵。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蔡确: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②纸屏:纸糊的屏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你从第三句中的“独笑”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 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②坐断:占领,占据。③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④孙仲谋:孙权。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请描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优美意境。

两首词都引用有关孙权的典故,试分析它们不同的表达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