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 |
1865年 |
1894年 |
增幅 |
| 进出口总值 |
12019.7 |
28605.9 |
137.99% |
| 进口值 |
16003.6 |
14605.4 |
143.28% |
| 出口值 |
6016.1 |
14000.5 |
132.72%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
| B.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
|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
|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明朝皇帝懦弱 |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
| C.封建专制制度 |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
|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
|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 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
|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 D.君主专制造成了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