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说明理学认为
| A.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
| B.“理”依赖于“气”而存在 |
| C.“理”是世界的本源 |
| D.佛教和理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 | B.淞沪会战 | C.渡江战役 | D.百团大战 |
15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下图)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
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
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
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 |
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