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合·乔治在《丹枫白露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下列德国的“报复”行为发生最早的是( )
A.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 B.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
C.公然派兵干涉西班牙内战 | D.出兵吞并奥地利 |
“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制较完善 |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 D.尚未形成专制制度 |
秦朝《琅琊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材料反映了()
A.对秦皇文治武功的颂扬 | B.秦朝实行富民强国政策 |
C.秦始皇刻意掩饰其暴政 | D.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主张 |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较发达 | B.青铜铸造业发达 |
C.铁器应用于军事 | D.铁农具普遍使用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在此强调的是()
A.君主必须要实行“仁政” | B.君主要做民众的道德楷模 |
C.君主必须要注意“民本” | D.君主要重视百姓整体力量 |
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A.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
B.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 |
C.先秦诸子阶段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
D.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