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
1840—1860
1860—1870
1870—1900
1900—1913
1913—1929
1929—1938
1938—1948
2.81
4.84
5.53
3.2
3.7
0.7
?1.2
0.0
2.9
3.5
2.9
3.7
4.2
2.7
2.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并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段用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必须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理解”。
请回答: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阅读下列几则发布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律文件:
材料一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成为私产后……(他们)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沙皇1861年俄历2月19日《宣言》
材料二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改正办法应按附件所列条例办理之(附件《地税改正条例》规定:地税改正既经施行后,赋税之征收悉按土地价格……地税改正后,土地价格有因土地买卖而生增减。)
——日本《太政官第272号布告))(1873年)
请回答:
(1)说明当时在生产方式方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俄、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状况,分析各国土地政策。
(3)简要分析上述两种土地政策的出发点及在性质方面的相同点。

阅读图片和文字

请回答: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团出访欧美?使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高考猜想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四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明治政府是这样实践材料三、四中的主张的?
(2)材料二的观点比材料一有何进步?
(3)材料三、四的思想对材料二有何进步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1862年,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海国图志》作者是谁?书中主要阐发了什么思想?
(2)他“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是否属实?运用所学知识论证。
(3)他去中国的时候,中国国内正在开始一场什么自救运动?具体有哪些措施?
(4)试比较1862年中日两国有哪些共同的“内忧外患”。
(5)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