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脧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 |
B.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 |
C.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驱使 |
D.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主要原因是()
①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②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
③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④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C.准许华工出洋 |
D.开放通商口岸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 |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
沙俄借以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 B.中俄《北京条约》 |
C.中俄《甚勘分西北界约记》 | D.中俄《改订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