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a |
A中溶液变为红棕色 |
Ⅱ |
吹入热空气 |
A中红棕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Ⅲ |
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Ⅲ,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Ⅱ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Ⅲ,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l: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分)。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有 (2分)。
(3)若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假设 (1分)(填数字)成立,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6分)。
(4)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Fe2O3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2分)。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 +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1)NH3、CO2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做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主要杂质是SiO2)制取纳米级二氧化钛的流程如下:
资料卡片 |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SiCl4 |
-70 ℃ |
57.6 ℃ |
TiCl4 |
-25 ℃ |
136.5 ℃ |
(1)写出氯化时生成TiCl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操作Ⅱ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TiCl4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如在实验室中完成灼烧TiO2·xH2O放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中加热。
(5)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xHy、CO等,其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6)某研究小组用下列装置模拟“生态马路”的部分原理并测定CO的转化效率(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B装置中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若通入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和足量空气,最终测得装置C增重1.1 g,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实验①中,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再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
(3)滤渣c是_________。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且n(SO3)∶n(SO2)=1∶2,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将CaCl2投入过氧化氢(H2O2)溶液中,并通入适量气体,可得到CaO2·8H2O白色沉淀。
已知:①CaO2·8H2O属微溶性化合物;
②过氧化物受热或在强酸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
③由于大量水分子参与结晶,该反应放热;
④H2O2具有微弱的酸性,CaO2可看作它对应的一种盐。
(1)制取上述过氧化钙晶体的反应条件应包括____(选择填空)
a.适当低温b.高温c.强酸性 d.反应物浓度足够高
(2)通入的气体是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产物被滤出后用蒸馏水淋洗。如何确定“洗净”?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