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
|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提高A的转化率 |
|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是m+n<p+q |
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
期序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 a+m-n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呈酸性,且
酸性强弱顺序为HZO4>H2YO4>H3XO4。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
| B.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减小 |
| 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
|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硫氰化钾溶液: Na+、Fe3+、Cl-、SO42- |
| B.常温下pH=1的溶液:Fe2+、Mg2+、NO3ˉ、SO42- |
| C.无色透明溶液:Cu2+、Ag+、NO3ˉ、Br- |
| D.氯化铵溶液:K+、H+、SO42-、NO3ˉ |
下列关于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2Cu+O2
2CuO, CuO+2HNO3=Cu(NO3)2+H2O;
②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③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A.三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B.三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②>①>③ |
| C.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③多 |
| D.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 |
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与单质B的熔沸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NaCl |
MgCl2 |
AlCl3 |
SiCl4 |
单质B |
|
| 熔点(℃) |
801 |
714 |
190 |
—70 |
2300 |
| 沸点(℃) |
1413 |
1412 |
180 |
57 |
2500 |
A.SiCl4是原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
C.AlCl3在加热时不能升华 D.NaCl比MgCl2更容易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