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经济规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一: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强调十三五规划尊重经济规律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11月06日李克强总理向政协会议解释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表现在:创新驱动不足、结构性改革还不到位;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低端制造业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出口与投资亦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中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公平、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规模增长至此需要换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觉得乌鸦可爱?
(2)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有益启示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防止千篇一律,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紧紧牵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体制改革是如何体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

2015年是“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齐头并进的开山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
材料一:四川经济发展情况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尚未完全扭转,建立政府财政投入持续性机制、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尚需付出更大努力。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是2015年国家卫生计委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其重点任务之一,要加快制订和落实《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范围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市)。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指出,现在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要把更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办医的政策障碍逐步被破除,公立医院让出的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有望被民营、外资医疗机构占据。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2013年3月,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该修正案草案将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经济新常态下,某省立足“一带一路”大背景寻找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一、力推企业与互联网合作,让“互联网+”助推企业良性发展。第二、为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推动本省A、B两家相同产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合并;第三、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高收入进行调整;第四、取消各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全面实行零门槛、零首付、零审查、零收费的工商登记制度;第五、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取消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寻找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如何处理好“谋势”与“谋子”的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新形势给中国内政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对内推进改革,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材料一: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古代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德治思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治思想、“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忧为本”的民生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等等,为提高我国的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为提高我国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的认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阐释传统思想对我国治国理政理念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