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基于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既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又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该地的做法引起了周边其他地区的关注,不少地方前来参观学习。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某地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唯物辩证法原则。
(2)有人认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做法和经验完全可以复制”,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其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一。以下是师生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我们一上进心参与探究。
[问题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例如机械的应试教育、繁重的课业负担等等。
材料二:[观点辨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材料三:[学法研究]
自陕西省“五严”规定以来,学生的课余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坐而论道,习惯于安于现状。面对学习方法的变革,无所适从者有之,放任自流者有之,不得其门而入者有之……
(1)结合材料一,请探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经济、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减负一定能实现。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本校的自主学习状况调查表设计四个问卷调查题,并依据你所了解的学校和个人实际,就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哲学思考。(哲学思考至少涉及三个角度)
自主学习状况调查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材料二】2011年7月29日,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七个一” 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人
们参加 “七个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2)结合材料一说明,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
(3)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20l 0年5月1日正式开幕.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世博,参与世博、做世博会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文化,让世博更精彩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下是部分国家馆。
(1)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6分)
低碳,让世博更环保
“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废旧光盘制成的外墙,太阳能屋面,氢能源汽车,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剩饭剩菜用于发电……通过-些“润物细无声”的细小策划,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为“低碳达人”让每座城都过上“低碳生活”。
(2)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低碳世博”对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启示。
人类,让城市更和谐
如果你是参与世博会的志愿者,现有一位来自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大师故乡的德国游客与你交流:“黑格尔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吉祥物‘海宝’又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将人、城市和地球统一于一体。而目前城市的拥挤、污染、犯罪等无一不与人密切相关。这说明人和城市是难以和谐的。”
(3)请你就人和城市的关系问题与德国游客进行哲学对话。(6分)

民以食为天,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但现在市场上的食品连这样的最低要求也达不到,“毒食”层出不穷: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氨、染色馒头、农药韭菜、有毒猪血、瘦肉精、牛肉膏、甲醇酒、香精茶叶、尿素豆芽、硫磺生姜……。食品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网友“星星”: 安全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没有安全,色香味营养都无从谈起;安全也是食品消费的最高要求,关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压倒一切。建议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我要发言: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网友“星星”的建议加以论证。
网友“闻讯”: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者,如果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诚信自律,就可以夯实食品安全基石。但是,现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弃诚信和道德而不顾,甚至铤而走险,恣意妄为,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利益。
我要发言:
(2)请你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对生产经营者提出建议。
网友“呐喊”:维护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心,需要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我要发言:
(3)作为一名公民,你应如何维护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

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材料三:2011年3月30日,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法国总统萨科齐抵达北京,并前往南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在北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见萨科齐,双方将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并表示要一道努力,从各个方面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
(2)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3)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觉得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