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郑成功》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如何表现郑成功的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卧狮
我家有一件上釉的泥塑工艺品——卧狮。
这件工艺品,长、高各一尺,宽五寸。塑的是一只雄狮,昂首仰视,横卧在一块岩石上。狮子的整个身子是白色的,闪着微微的银光,下面的岩石呈青绿色,和白色的卧狮形成鲜明的对照。
狮子头上的长毛一绺绺清晰可辨。有的卷曲着,像一根根鱼钩;有的四散着,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狮子的脖前和下巴的毛都略向后飘,好像被风吹拂着。从狮子头上的长毛中,隐约可以分辨出它那一对竖着的耳朵。狮子的双眼怒视着前方,眉骨略微凸起。它张开大口,露出獠牙巨齿,显出一副威严难犯的神态。狮子的身子较短,中间部分向外突出,还可以看出一根根的肋骨。它的两条前腿向前伸着,利爪紧收,有一只爪子已越出了岩石,悬在空中。两条后腿蜷曲着,左腿半跪,右腿完全被身子遮住。它的尾巴从左腿旁甩向前方,尾端特大,像钢鞭带着头缨一样,下面的岩石,像一块力负万钧的石基,有力地衬托出雄狮的威严。
整个工艺品,显得那样的和谐、美妙,令人惊叹不已。
1.给加点字选出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昂首仰视 ( )
A.高,贵 B.仰,高抬 C.情绪高
(2)惊叹不已 ( )
A.停止 B.已经 C.后来
2.写出描写卧狮威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本文是按照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卧狮的。在描写卧狮各部分样子的时候,是按照从__________到 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雨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1.给短文的第2自然段“□”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找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浅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写出两个与“镶嵌”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把第3自然段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
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的漂亮,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具体说。

________________
我爱水,爱浩瀚深沉的海,爱奔腾不息的江,爱汹涌澎湃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澈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湖是活的,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条迎风飘舞的绸。
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人坐在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关?我凝视湖面,偶尔投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小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面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来到的时候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到大幕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竟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日是否精彩吗?那“哗啦”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 ( )的云
( )的花 ( )的树
3.短文中所说的“湖是活的”“湖是软的”“湖是硬的”分别指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这句话在文中是个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故乡的小桥
我的故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门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我和爸爸回故乡探亲,经常跑到河边去玩。这座小桥是用木头做的,驾在清撤见底的小河两岸。河边栽满了垂柳,柳丝在花间起舞,好看极了。早晨,小鸟在枝头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小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我更爱故乡的小桥。它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
啊,小桥!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便充满激情,把脚步放得轻轻的……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
1.找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用错的字,将正确的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这座小桥是用木头做的,驾在清撤见底的小河两岸。 ( )( )
2.用“我爱……我爱……更爱……”写一句话。
3.第2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说明故乡的小桥在作者心中十分高大。
4.下面的句子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在正确答案的上面打“√”。
(1)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疑问反问设问感叹)
(2)早晨,小鸟在枝头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疑问陈述比喻拟人)
5.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