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该诗颈联的“围”字和“断”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本诗第三、四句是在批评歌女不知亡国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吗?谈谈你的理解。
⑵杜牧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此词是欧阳修贬官颍州时所写。
(1)这首词上片描写生动传神,请找出两个表现力强的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词的最后一句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剔银灯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②如共,刘伶③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注]①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与欧阳修在酒席上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②争:怎。③刘伶:西晋狂士,嗜酒。④騃:呆。⑤悴:衰弱貌。⑥些子:一点儿。

1.上阕词人是如何评论三国英雄的?


2.请解说下阕“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句。

3.范仲淹在创作以“ ”的政治抱负为主题的文学
作品时,态度是严肃的;此词写于他悲观失意,政治改革徒劳无功之时,在好友的酒桌
上,酒酣而作,故词的笔调 ,词句 ,我们不妨也说此
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由此请你简评一下范仲淹这个人物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