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 取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 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去冬今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出现严重干旱,农作物减产或缺收。抗旱性农作物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所以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解释为什么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互补链核苷酸序列




②己知旱敏型rr植物的分生区某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Rr,rr,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该分生区细胞突变后的有丝分裂中期图。


(3)为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流程图进行杂交育种。(注: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流程图中的“筛选和交配”环节中。你会用什么方法筛选具抗旱性和多颗粒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早在_____代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④若考虑单倍体育种,则应在______代选取花粉粒。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生态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的太阳能。萤火虫通过发光来识别同伴,这种信息传递的类型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3)根据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用图中的①---⑬来表示)

(4)草原上的牧民即将开展对鼠害、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

(1)手术应切除
(2)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在研究屈肌反射活动实验中,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用电刺激Ⅰ处,并用灵敏电流计测Ⅱ处,指针偏转;用电刺激Ⅱ处,用灵敏电流计测Ⅰ处,指针不偏转。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神经元之间是靠b联系的,此结构的名称是。当刺激Ⅰ处时,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5)屈肌和构成效应器,当电刺激Ⅱ处,引起屈肌收缩,但此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
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在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4)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

(现代生物科技)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
(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于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1)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是;“靶基因失活”的含义是
(2)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等。
(3)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来治疗疾病,上题中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能否直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并说明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