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代表某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T细胞和细胞Ⅰ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 |
C.在①阶段和⑨过程发生之后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D.图中的免![]() |
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A.蛋白质在析出过程中,空间结构没有改变
B.硫酸铵浓度为30%时,甲蛋白、乙蛋白将从蛋白质混合液中析出
C.硫酸铵浓度为20%时,可从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甲蛋白
D.混在析出蛋白质中的硫酸铵可用透析法除去
右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时的初始示意图。一段时间后()
①此细胞可能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
②此细胞的A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③此细胞的B/A值有可能变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为获得纯合的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会增加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 |
B.过程②通常用低温处理幼苗或用秋水仙素诱导幼苗 |
C.过程③通常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 |
D.过程④一般不会改变番茄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 |
右下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是隐性性状 |
B.致病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 |
C.Ⅱ3和Ⅱ4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
D.Ⅱ3和Ⅱ4从亲代获取致病基因的概率可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