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第17届书博会在济南开幕。书博会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记》曰:“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下列引语与其完全不符的是()

A.孔子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
B.《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C.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
D.《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史记-赵奢列传》载:战国晚期赵括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曰视便利田宅可以买者买之”。这实质上反映了()

A.建立军功成为人们致富的主要手段
B.战国时期战乱频繁,藏“金”现象普遍
C.新兴地主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力量
D.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后的民间土地买卖现象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