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
A.汉代 | B.唐朝 | C.宋初 | D.元朝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 |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下列关于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们彼此都是独立自治的②发展趋势是最终建立统一的帝国③从统治范围上看,诸侯国比城邦要大的多④城邦和诸侯国之间保持着友好的、密切的联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政府职能 | B.专制皇权 |
C.国家力量 | D.对地方的控制 |
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
A.兵赿多,战斗力赿弱 |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 |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
A.交唐太宗裁定 | B.交兵部出兵 |
C.交门下省审议 | D.交内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