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罗马法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③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被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期。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土地制度是()
A.氏族公有制 | B.井田制 |
C.均田制 | D.私有制 |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
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
B.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 |
C.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 |
D.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
春秋前期,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也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两大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直接导致了井田制退出中国历史 |
B.最终确立了本国的封建制度 |
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D.使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