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
B.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
D.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改革动摇贵族世袭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 |
B.实行系列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C.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保护了平民利益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
在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比较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这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只适用于①雅典成年人②雅典公民③雅典妇女④他国公民( )
A.① | B.②③ | C.③④ | D.② |
元朝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以上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明太祖认为元朝的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他()
A.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 |
B.设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
D.废除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 |
元朝时,属于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是( )
A.陕西 | B.云南 | C.河南 | D.河北 |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若国家进行一项公共工程建设,其执行机构是( )
A.中书省 | B.尚书省 | C.门下省 | D.枢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