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
B.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
D.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达尔文 |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
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 |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
D.主张分权与制衡 |
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
①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②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③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
④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