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 B.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推动会议达成了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协议 |
| C.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使陷入僵局的会议圆满成功 |
| D.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两国发表公告 |
| B.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
| C.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 D.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
|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
|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
|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
| D.从法律上宣告封建制度的灭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成就 |
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
|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