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对材料中市民文化“相当细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C.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D.列强侵略不利于中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A.文字研究 B.史料记载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部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说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农林业牧业相互补充
C.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D.自给自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