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 )

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相符合史实的是
| 时间 |
事件 |
| 1900年 |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
| 1906年 |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
| 1930—40年代 |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
①业创办于18世纪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
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
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A.①②④③ | B.①②③④ |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④③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召开于1978年底 |
| 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 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
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
| 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
| 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