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某中学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
|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 |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 A.唯物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 | D.客观唯心主义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无为而治 |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收敛” |
|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从宋史中出现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 A.佛学 | B.理学 | C.道学 | D.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