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学士解缙上书朱元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犯罪官员)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解缙上书文中显示的本质问题是( )
A.朱元璋对官员“用刑太繁” | B.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澄清吏治 |
C.解缙拥护朱元璋的治贪政策 | D.解缙指责朱元璋制造冤假错案 |
从中共创立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逐渐形成了下列思想
①无产阶级要掌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④工农武装割据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是高二某班的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
B.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C.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发展 |
D.新三民主义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摘自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从材料中概括的信息有四组,你的选择是
A.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
B.孙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
C.孙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 |
D.孙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苏俄,发动民众 |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效果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经济政策④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福利国家”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B.扩大了社会消费 |
C.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D.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