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侯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 B.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C.产品豪华包装 D.使用无汞电池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5-7题。

图中M代表

A.物质和能量 B.废弃物
C.人类社会 D.环境

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A.就是今天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B.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的主张
C.是指人类的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D.体现了经济发展以工业与服务业为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据此回答1-3题。
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化过程是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决定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资金 C.技术 D.土地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题。

1.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2.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 2时
3.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5° B.N点的太阳高度为43.5°
C.M点处于极昼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4.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