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穷乏,家无余财救济
B.吏误收访,访奋击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 湘城前往
D.农训卒致力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B.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C.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D.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2)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沛公安在?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是寡人之过也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翻译下面两句话。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整船靠岸。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项王自不得脱度:估计
B.籍不愧于心乎?独:难道
C.项王军垓下壁:安营扎寨
D.骑能者百余人耳属:归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范增目项王②汉军及诸侯兵围之重。
B.①张良是时沛公②麾下壮士骑者八百余人
C.①而以手共搏之②有二十八骑
D.①荆轲笑秦武阳②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嗔目一叱,使汉军骑将倒退数里。
B.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感到无颜见江东父兄,不愿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C.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D.项羽带领奇兵乘夜突围,渡过淮河,剩下800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上。

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请将《鸿门宴》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官室宗庙。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身厚,以招贤者币:礼物
B.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反:返回
C.隗且事见:被
D.燕王吊死问生:使„„活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B.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C.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D.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礼贤下士。他诚恳地向郭隗先生咨询,迫切希望通过招贤纳良的方式尽快提升国力,为先王雪耻。
B.郭隗先生敢于直谏。他讲述千金买首的故事,意在提醒燕昭王要通过实际行动来礼贤下士。
C.涓人果敢决断。他充满自信,主动请缨,为君购马,在君王的质疑下,有礼有节,表明观点。
D.燕昭王励精图治。他一方面广求天下有智之士,另一方面与国内百姓同甘共苦,终使复仇成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2)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